首页

丝脚国产

时间:2025-05-26 11:47:06 作者:时政微观察丨如何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浏览量:84923

  ■ 社论

  若放任付费陷阱等乱象泛滥,伤害的将是微短剧行业自身的生命力。

  “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微短剧收费乱象严重,存在诱导付费、自动续费陷阱等诸多问题,甚至有老年人不知不觉间为此花掉了4万元。

  收费乱象是典型的网络顽疾。此前,一度泛滥于各类App上的诱导付费、自动续费等“陷阱”,是制造和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以诱导性的噱头实现超额收费。

  而当前很多主打“快节奏、爽感”的微短剧,则是通过夸大性的冲突剧情,勾起用户期待后续剧情的紧迫心理,继而通过模糊性、诱惑性和阶梯性的付费设计,使得用户往往以为只是花几块钱看几集短视频,最终却莫名其妙签了一个超长付费合同。其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肆意收割行为,尤需引起重视。

  微短剧这些收费套路或许屡见不鲜,但对于很多刚刚习惯在手机上看短视频的老年用户来说,他们往往无法准确识别付费设计背后的猫腻,甚至可能都无法看清付费按钮下方的补充解释文字,从而反复落入这样的付费陷阱中。

  与过往存在收费乱象的产品相比,微短剧对这类用户的收割情况更甚。因为,微短剧刺激情绪的内容创作特征,决定了其内容本身就营造了一个情绪营销陷阱。

  从媒体报道看,当前流行的微短剧,多是充分利用群体情绪的弱点,放大冲突对立,制造贫富差距、强弱矛盾等。更有一些微短剧被包装成“真实故事”,使得一部分缺少鉴别能力的用户,更容易落入其陷阱中。

  从付费逻辑看,微短剧属于典型的文化消费品。从网络消费视角看,这类文化产品消费与实物产品、会员资格费等有所不同,用户在付款的一瞬间,就完成了全部交易。

  付费用户在观看后,如果觉得内容质量较差、不符合预期等,也很难后续申请退款、索赔等。换言之,消费者在付款交易的同时,缺少相应的权益保障和索赔机制。

  因此,微短剧更容易变成“诱导消费”的一锤子买卖和流量生意。在很多消费投诉平台,用户对微短剧的投诉包括了没有退款渠道、虚假宣传等,也正是因此。

  对比传统的影视剧、出版等内容付费行业较高的门槛要求,微短剧快速收费、快速离场的特征,加上缺少收费规范、行业标准,也缺少透明的定价机制和市场监督,使得这一行业正在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也导致质量高的创作者无法获得高收益,而质量低下套路用户的创作者,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

  作为网络视听的新业态,当前的微短剧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但若放任付费陷阱等乱象泛滥,不仅伤及老年用户的权益,也必然危害微短剧行业自身的生命力。

  实际上,对于类似收费乱象,此前已积累了一定的治理经验。2023年,国家层面就联合整治电视会员套娃收费乱象。而在2022年,中央网信办也曾出台过相关规定,要求严厉打击App诱导充值问题。

  具体到新兴的微短剧行业来看,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也可尝试按照内容付费来进行监管和规范。例如,要求付费微短剧必须提前向用户明示为付费收看,且告知收费明细、消费者付费购买后不得进行二次捆绑付费,更不得诱导开通会员等其他销售项目。

  这些措施,能够起到用户权益保护的兜底作用,在行业自律短期内无法迅速实现的情况下,可以更好保护老年人等微短剧用户权益。

  长远来看,则需要平台、创作者以及监管等各方参与者,尽快就微短剧的内容质量、收费标准、消费知情等问题,讨论形成行业规范与监管办法,避免因过度短视收割用户,最终破坏了这一新兴行业的长期未来。(来源:新京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湘潭大学研究生在2024湘江马拉松赛连摘三冠

在这种市场选择下,影片能不能走得远、会不会被大规模点映抢占票房,关键还是看影片本身的质量。邢先生表示,影片好与坏能够迅速在媒体上引起反响的当下,质量高的影片实际生命周期会更长,而质量低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比两周还短。

驻华使节共赏《只此青绿》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正在进行,本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第三期展位数24507个、参展企业11703家。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特点?一起透过广交会看中国外贸新变化。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

“今天是一场很接近的比赛,我们都有很多机会。第三盘我也有先破发的机会。”赛后,王欣瑜表示,对自己本场比赛的表现整体满意。“萨卡里的发球不错,会在发球局给我造成很多压力。今天是我第一次和对手打,自己在适应她的打法和风格。通过不断了解对方,我会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

证监会拟发布新规 对高频交易提出更严格监管要求

百色7月18日电(潘飞帆 唐明洋 梁力 汤梓涵)为有效应对汛期自然灾害,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严密组织开展防汛救援训练,通过实战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官兵面对突发洪水灾害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

俄罗斯专家:破除关于中国的虚假叙事,期待国际加强网络空间合作

据广州海事局通报,广州南沙海事处执法人员通过“危险货物快筛系统”在审查环节快速锁定申报名为“减水剂”的疑似问题货物,及时采取控箱措施,随后实施现场开箱并协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取样检测。经检测,该票货物存在谎报瞒报情况,当前已进入调查取证阶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